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院感风险与对策研讨
湖北巴东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竹青
摘要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本文旨在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医院感染(院感)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降低院感发生的几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风险;对策
一、引言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任务。如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出现问题,如消毒不彻底、灭菌失败等,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因此,深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院感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院感风险分析
(一)人员因素
1.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对消毒灭菌的原理、方法、流程等掌握不够准确,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如清洗不彻底、包装不符合要求等,从而影响消毒灭菌效果。
2.安全意识淡薄:一些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观念。在操作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不戴手套、口罩,不穿防护衣等,不仅增加了自身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将病原体传播到其他环节。
3.人员流动性大: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劳动强度较大,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新入职的工作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工作,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经验不足,更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增加院感风险。
(二)环境因素
1.布局不合理:部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不符合规范要求,区域划分不明确,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之间没有严格的物理隔离,容易造成交叉污染。例如,物品在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过程中,容易出现往返运输的情况,增加了污染的机会。
2.卫生条件差: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环境如果清洁不及时、不彻底,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例如,地面、墙面、设备表面等如果有污垢、血迹等残留,就会成为病原体的滋生地,从而污染医疗器械和物品。
3.通风不良: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然而,一些消毒供应中心由于建筑设计或设备老化等原因,通风系统不完善,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微生物浓度过高,增加了院感的风险。
(三)设备因素
1.设备老化:部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老化、损坏等问题,影响了消毒灭菌的效果。例如,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密封性能下降、温度传感器不准确等,都可能导致灭菌失败。
2.设备维护不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于保证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如果工作人员对设备的维护知识掌握不足,不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如不及时更换滤网、不进行校准等,就会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增加院感风险。
3.设备配置不足: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加。如果设备配置不足,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就会导致器械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不及时,增加了院感的几率。
(四)物品因素
1.医疗器械和物品污染严重:从临床科室回收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往往带有大量的血迹、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如果在清洗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就会增加清洗的难度,影响清洗效果,从而导致消毒灭菌不彻底。
2.包装材料不合格:包装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无菌物品的保存期限和质量。如果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如透气性差、密封性不好等,就会导致无菌物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3.无菌物品储存和发放管理不当:无菌物品的储存条件如果不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无菌物品的质量。此外,在无菌物品发放过程中,如果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不按照失效期先后顺序发放、发放时未检查物品的质量等,也会增加院感的风险。
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院感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1.专业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消毒灭菌原理、方法、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培训可以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2.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标准预防观念。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使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3.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绩效挂钩,对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误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优化环境布局与管理
1.合理布局: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布局进行合理调整,明确划分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设置有效的物理隔离设施,避免物品的往返运输,减少交叉污染的机会。
2.加强卫生管理: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地面、墙面、设备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同时,加强对卫生死角的清理,确保无污垢、血迹等残留。
3.改善通风条件: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良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空气净化设备,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
(三)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
1.设备更新与升级: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和升级老化、损坏的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同时,合理配置设备数量,满足消毒供应工作的需要。
2.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质量监测:定期对设备的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如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化学监测等,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四)严格物品管理
1.预处理与清洗:加强对回收医疗器械和物品的预处理工作,及时清除其上的血迹、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物。采用科学合理的清洗方法,确保清洗效果。同时,定期对清洗质量进行监测,保证清洗后的器械和物品符合消毒灭菌要求。
2.包装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严格把控包装材料的质量。对包装材料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其透气性、密封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3.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储存无菌物品,定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检查和盘点,确保其质量。在无菌物品发放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照失效期先后顺序发放,发放前仔细检查物品的质量。
四、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院感风险是多方面的,涉及人员、环境、设备、物品等多个因素。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优化环境布局与管理、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严格物品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的院感风险,提高消毒供应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院应高度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持续改进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